• 您所在的位置:教育 >> 正文
  • 网络记者心路历程:心中有责 勇于创新

    编辑:昆山新闻网发布时间:2016-11-10

    [][字号][]

    2016年,我正式跨入了记者行列。或许是岁月过于匆忙,一年时间转眼即逝,瞬间便成了过往。我来不及告别,也顾不上回想,只有时间留下几许沉淀、增添几许感触。

    学生时代总是不由得令人怀念,参加网络记者培训的那一段时光,自然成为已工作多年的我极为难得的美好经历,这里有青春、简单与充实。授课的老师们有着各自的研究领域,他们或讲述着自己的记者从业经历,或给我们阐述新闻理论与价值追求,也是从那时起,我意识到,记者这个身份应该代表着要承担起更多的社会责任。

    回想这一年,我是否完成了从编辑到记者的转变?是否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一张记者证似乎不能够证明。

    这一年,我仍然坚持认真编辑和校对每一篇过手的稿件。

    这一年,我努力做好每一篇原创。从搜集资料到学习消化,再到构思成文,最后打磨校对,每一篇稿件都让我从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这些都是让人值得欣慰的地方。

    然而,我更多地意识到很多方面做得不够好,这让我距离成为一名合格的记者、甚至优秀的记者相去甚远。

    新闻工作是一种崇高的职业,我一直这么认为。这种想法影响了我从前的择业,也会在当前和今后的工作中继续产生作用。贴近生活、深入群众,及时把人民群众创造的经验和面临的实际情况反映出来;直面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直面社会丑恶现象,激浊扬清、针砭时弊,事实准确、分析客观……我想,这应该是一名合格新闻工作者的分内之事、应尽之责。又是一年记者节,很多优秀的记者走进了人们的视野。见贤思齐,我不仅要反省自己,作为一名记者,我是否做到了深入调查研究,多掌握一手情况,多采写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是否讲好了中国故事,传播好了中国声音?作品是否具有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澄清谬误、明辨是非的作用?是否为读者提供了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我曾在学生时代读过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一代国学大师这样描述读书、做学问必经过的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我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正当时,我还需要更加努力、继续求索。

    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现今,技术日新月异、舆论生态和传播格局加速变革,各大新闻媒体都以只争朝夕的劲头,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都大力倡导“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和新兴媒体发展规律,强化互联网思维”。面对这样的重大挑战和时代要求,我不禁又担心并思考出路在哪?我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应该更主动地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充分适应分众化、差异化传播趋势,不断创新理念、内容、体裁、形式、方法、手段,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这才是未来努力的方向和解决困境的办法。

    都说记者是“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作为一名资历尚浅的记者,作为一名三十而立的青年人,我也借用一句名人名言,以此来勉励自己,“为世界进文明,为人类造幸福,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家庭,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青春之人类,青春之地球,青春之宇宙,资以乐其无涯之生。”

    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美好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这应该是我作为一名记者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责任意识和使命担当。

    (中国网卢倩仪)

    (责任编辑:符仲明)

    猜你喜欢

    热门关注

    昆山新闻,趣事遍地,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加QQ:943966540

    版权所有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