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时政 >> 正文
  • 媒体披露给领导人献花小朋友是如何挑选的

    编辑:昆山新闻网发布时间:2017-9-16

    媒体披露给领导人献花小朋友是如何挑选的

    [摘要]少先队员给到访的外国领导人献花,曾经是我国外交礼宾程序固定环节。“红领巾礼宾队”是好多地方的有组织的常备队伍,参加礼宾队的少先队员都经过严格筛选,要求不但品学兼优,而且相貌端庄。

    国家主席习近平12日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欢迎仪式,欢迎美国总统奥巴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从电视直播中可以看到,除了欢迎领导人常见的三军仪仗队接受检阅环节,排成队列的小朋友也出现在画面中,他们蹦蹦跳跳地不停地喊着“欢迎”。

    少年儿童迎接外国领导人来华访问,是我国外交礼仪上的一项传统。戴着红领巾的少先队员,出现在重要外事活动场合的场景,是几代中国人的记忆。

    除了外事活动以外,在很多常规性的场合,也能出现小朋友的身影。本文将要告诉你的,就是除了幼儿园、学校之外,小朋友们还会在哪些地方出现,与国内外的领导人“亲密接触”。

    小朋友给领导献花

    迎接国宾的年轻笑脸

    少先队员来到外国领导人抵达的机场献鲜花,曾经是我国外交礼宾程序的固定环节。

    首个访问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国政府首脑,是时任印度总理尼赫鲁。那时是1954年10月,中印两国关系的蜜月期,当时北京组织了几十万人沿街欢迎。在现在公开的影像资料中,我们可以看到在机场欢迎仪式上,周恩来亲自前来迎接,两个手捧鲜花的小朋友奔向中印两国领导人,在行了少先队队礼后把花束献给尼赫鲁。

    1955年,毛泽东在北京南苑机场迎接胡志明主席,随同迎接的少先队员。

    献花少先队员一般是男女生一对的搭配。除此之外,一些来访的外国领导人则体验过更高的礼宾规格。1957年4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访华。根据《接待苏联伏罗希洛夫主席工作计划纲要》(初稿)记录的信息,因为伏罗希洛夫要参观少年宫,当时就组织了少年儿童4千人参加活动,并准备儿童创作向伏罗希洛夫送礼。

    类似少年儿童夹道欢迎的场景,在时代的变革中逐渐减少,并在制度中消失。改革开放以后我国改革外交礼宾制度,国宾欢迎仪式由机场(车站)移至人民大会堂举行。自1978年9月起,从首都到省市,除特殊情况外,国宾访华时不再织群众夹道欢迎。1989年1月,礼宾部门强调不组织中小学生参加欢迎国宾活动。

    2010年9月,少先队员向访华的乌克兰总统亚努科维奇献花。

    不过,少先队员出现在外事礼宾场合的场景,并没有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期间,6位少先队员为迎宾,要迈步向前献花束、行队礼、用英语说“北京欢迎你!”,再后退一步。据原中国驻津巴布韦大使介绍,他们先前练习过上百次才达到了理想的效果。

    针对不同国家的领导人,少年儿童的迎送形式也有细节上的差别。从电视画面中可以看出,此次奥巴马访华,在人民大会堂欢迎的小朋友们穿着五颜六色的平常服装,并没有佩戴红领巾。

  • 上一页
  • 1
  • 2
  • 3
  • 下一页
  • 显示全文

  • 猜你喜欢

    热门关注

    昆山新闻,趣事遍地,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加QQ:943966540

    版权所有 2011-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