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所在的位置:美食 >> 正文
  • 襄阳扶贫干部黄登高:27篇扶贫日记讲出扶贫好故事

    编辑:昆山新闻网发布时间:2016-11-21

    黄登高在田间介绍帮扶的水利建设情况。 记者 张世鑫 摄

    扶贫日记截图。 黄登高本人提供

    荆楚网讯 记者 白菲斐

    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如何激发贫困村民的脱贫积极性?产业扶贫如何突破?今年52岁的襄阳市水利局干部黄登高,在驻点南漳县东巩镇莲花池村8个多月的时间里,写下27篇3万余字的扶贫工作日记。日记中,黄登高记录了自己与工作队带领村民扶贫攻坚的历程与心得,字里行间饱含着对贫困群众的真挚情感,讲出了助力扶贫的好故事。

    11月初,记者跟随黄登高带领的扶贫工作队,来到南漳县东巩镇莲花池村,实地走访了当地村民及贫困户,了解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村里的发展和变化。

    给出好政策,让贫困户“动起来”

    2015年,新的一轮扶贫工作开始后,一直参加“三万”活动、关注贫困地区工作的黄登高又被派往南漳县东巩镇莲花池村开展帮扶工作。入村后,经过实地走访和三轮的甄别工作,最终确定了57户贫困户。为了将这些贫困户的家庭状况摸清楚,黄登高连续一个多月在村里走访调研,不论是道路泥泞还是山高路远,村里的每一户,他都走访到。

    在走访过程中,黄登高发现,贫困户里有极少数人是因“懒”致贫的。有个姓苏的贫困户,有3亩土地,却懒得耕种。三年前,扶贫工作队曾送了三只种山羊给他们家,让他们好好养殖来脱贫,可他们喂了一个月,就把羊喂成皮包骨,后来贱价卖了办年货。

    这样的家庭如何扶?再送鸡苗猪仔恐怕也不起作用。黄登高决定上门和他们谈谈心:“你们想发展什么产业,钱不是问题,我给你们提供‘扶贫基金’,等你们产业有了收益,再把钱还给我。”黄登高拿出10000块钱要借给苏家,可苏家听说这钱不是白给,还要还的,说什么也不愿意借。

    扶贫基金使用协议。 记者 张世鑫 摄

    而距离苏家不远的王孟权一家,自己和妻子都患病,还有11岁的儿子上学要花钱。当黄登高把扶贫政策讲给他听时,他毫不犹豫地借了5000元“扶贫基金”买了3头母猪仔。经过一年的精心喂养,3头母猪仔已经长大并下了3窝40多只小猪仔了。王孟权告诉记者,按现在最低300元一只猪仔的价格计算,40多只猪仔可卖12000元,去年借的5000元“扶贫基金”早就可以还上了。

    王孟权和他新买的摩托车。 记者 张世鑫 摄

    每卖一窝猪仔,王孟权都会向左邻右舍炫耀:“这窝又卖了几千块!幸亏有扶贫工作队借我‘扶贫基金’呢!”有时候,他也会打趣苏家:“老苏,你不要‘扶贫基金’,就借给我用吧!我还想扩大养殖规模呢!”为了方便卖猪仔,王孟权新买了一辆摩托车,每日从苏家路过,这给了苏家极大的刺激。上个月,苏家主动找到黄登高借钱,他说自己要“动起来”。“不偷懒才能走上致富路!”

    引入互联网,让莲花池“活起来”

    “我家有三只猪仔想卖?谁需要?”采访中,村支书周光文的手机突然响了起来,原来是莲花池微信群里有人在发消息。周光文告诉记者,自从村里有了互联网,村民们的交流和沟通畅快多了,而这一切,还得感谢扶贫工作队。

    莲花池是东巩最偏远的村子,从村里到镇上,要走37公里的山路。扶贫队入驻莲花池村前,山里山外很少有人往来。黄登高来了后发现,村会计苏月家却要风雨无阻,一周往镇上跑好几趟。经了解得知,村民们的养老保险都由会计代办,大家填个表格、改个信息、咨询点问题,都需要苏会计来上传下达。

    为什么不在网上办理呢?用什么软件、怎么输入、查询、提交,黄登高提了一堆建议,但苏会计的回答就两个字:不会!在信息化上掉队,扶贫还怎么干?村会计应该算是莲花池村最有文化的一个,对网络尚且如此陌生,其他的人又该如何呢?

    村支书查看莲花池村微信群。 记者 张世鑫 摄

    村委会里,村支书用上了电脑。 记者 张世鑫 摄

    扶贫先扶智,黄登高跟工作队一合计,当即决定帮村里装宽带,教大家用电脑,同时开通“莲花池”QQ群和微信群。很快,村委会的电脑室成了全村最热闹的地方。互联网的引入,不仅拉近了莲花池村与外界的距离,也搅活了一成不变的山区发展思维,使新的理念、新的产业有了一个萌芽、成长的土壤。

    在黄登高的帮助下,苏会计也很快就学会了拼音打字、QQ传文档、微信议事等技巧,这让他整个人轻松了不少。各类致富信息、各地的新鲜事儿,让学会上网的村民们应接不暇。不少人还学会了用智能手机看电影、买东西、充话费。

    如今,村里的QQ群、微信群,已成为莲花池村人的新家园。除了村支书和扶贫队员积极帮村民解决问题外,不少在外打工的莲花池人也通过微信群了解到,经过新一轮扶贫攻坚,莲花池的路宽了、水通了,新的产业正在蓬勃兴起。村里一点一滴的变化,都会在“莲花池”微信群里,掀起不小的波澜。有在外搞电商的村民表示,准备回村发展电商,把莲花池村的土特产卖到全世界。

    推行好项目,让贫困村“富起来”

    2015年9月,襄阳市市长秦军到南漳莲花池村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时提出,要强化产业的支撑作用,让贫困户增收能持久。黄登高便由此开始思考和搜索适宜莲花池村当地种植的经济作物。于是,他四处打听,寻求合作伙伴。很快,一家开发木瓜的湖北帝旺豪药业有限公司上门“求亲”,初步意向是分期分批建1000亩药用木瓜基地。

    为了引导村民走市场化发展道路,莲花池村木瓜合作社应运而生。连续几天,黄登高带领扶贫工作队员进村入户,“一对一”动员贫困户发展木瓜种植产业。木瓜种下去不懂技术怎么管?万一种不活怎么办?万一产量大销售不出去又怎么办?虽然黄登高觉得木瓜种植是一个可行的产业发展之路,但村民们却疑问多多。

    为了打消村民的顾虑,让农户吃上定心丸,经过黄登高的多次洽谈,2016年4月,湖北帝旺豪药业有限公司与莲花池村木瓜合作社、莲花池村木瓜合作社与农户正式签订了《木瓜种植技术指导协议》和《木瓜收购协议》。协议内容主要包括技术服务和确保三年能挂果,包回收,正常年份按市场价回收,如果出现滞销情况,按保底价格一块钱一公斤回收,确保农民种植木瓜有收益。

    帝旺豪药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红香修剪木瓜苗。 记者 张世鑫 摄

    有了保底,加上给予一定的资金帮扶,莲花池村村民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多则四五亩,少则一二亩,大家纷纷报名栽种,今年300亩木瓜种植计划已全部完成。在莲花池村精准扶贫木瓜产业基地上,记者看到,技术员已不定期地前来帮助和指导剪枝、施肥。

    村支书周光文表示:基地规划发展1000亩,目前已种植的300亩预计2017年可初获成效,亩产可达5000斤,300亩可保底收入150万元,村民们的致富路就在眼前。

    猜你喜欢

    热门关注

    昆山新闻,趣事遍地,想要了解更多,欢迎加QQ:943966540

    版权所有 2011-2025